百家姓中崔姓和吉姓的来源
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宗祠,每一个宗祠代表着一个姓氏,那么你对自己的姓氏好奇过吗?想了解自己的姓氏的由来吗?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百家姓中崔姓和吉姓的来源资料”,欢迎阅读与借鉴!
崔姓的来源
崔(Cuī)姓出自姜姓,以邑名为氏。得姓始祖:崔季子。相传炎帝神农氏为少典之子,因居于姜水(渭水支流)之滨而得姜姓。西周初年,其后人有姜子牙,被封于齐(今山东北部)。太公之嫡孙季子本该继承齐国国君之位,却让位于其弟叔乙,自己食采于崔邑。其后人以邑为氏,称为崔姓,并尊仁爱有德的季子为崔姓得姓始祖。在大陆,崔姓是第五十八位的大姓,但是在台湾,崔姓并未列入前一百大姓之列。
崔氏祠堂对联资料
和谐世泽博陵郡;
正笔家声噤李堂。
——全联典指包姓的郡望和堂号。“噤李”指李白不能够开口吟诗。
画家扬北海
师表出增城。
——上联典指崔子忠:北海(今山东省莱阳)人,明代著名画家。擅画人物、仕女,兼工肖像画。与陈洪绶并称“南陈北崔”。下联典指宋代观文殿大学士崔与之。增城人。治绩卓著。谥清献,有《菊坡集》。
少娣恭和妯娌;
夫人善事姑嫜。
——上联典指宋·苏少娣嫁氏,妯娌间常有纠纷,少娣事妯理甚恭,使之愧悟,遂相和睦。下联典指唐·崔远祖母唐夫人事姑至孝,每旦以乳汁奉姑。
床堆象笏兴宁里;
笔聚诗才黄鹤楼。
——上联典指河南省巩县白沙村崔氏始祖崔思义故乡山西省潞安州长子县兴宁村下联典指唐代大诗人崔颢,诗风浮艳、慷慨豪迈。《黄鹤楼》一诗,甚为李白所推崇:“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有诗在上头”。
附:
秉仁岳峻;
动智渊明。
——此联为后魏太中大夫崔敬邕碑文联句。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此联为唐代诗人崔颢《黄鹤楼》诗句联。
乃文乃武把往事何妨再叙;
演忠演孝劝世人莫作闲看。
刻羽引商此中隐寓春秋意;
知往观来局外须深劝戒心。
——以上两联为河南省巩县白沙村崔氏祠堂联的戏楼前台的四根石柱联。
千百载祖德宗功,培根固本,忆先世文臣学士、武将王侯,岂第名覆金瓯,独高唐代;
三万里川源河岳,毓秀钟灵,愿后人黼黻簪缨、垂绅缙笏,依旧门排棨戟,大振潜阳。
——崔阳廷、崔显达合撰安徽省岳西县沙岭崔氏支祠联(本联64字)。
吉姓的来源
一、姓氏溯源
1是远古黄帝有个裔孙叫伯儵,受封于 南燕(在今河南延津县境),赐姓姬。后来他的子孙省去女旁,世代相传姓吉;
2是上古周宣王有个贤臣叫尹吉甫,他的后代以王父字为姓,世代相传姓吉。
二、郡望堂号
望出冯诩、洛阳。
汉置冯诩郡,现在陕西省大荔县。
三、历代名人
吉士瞻——字梁容。梁朝莲勺人,事武帝,为官清正廉洁,所至有名绩,家无余积。
吉惟善——明朝开州人。安静,精通理学,不事举业。专心于学问,不图功名利禄。署州学事,仪矩整肃,为后学宗师。卒于家。
吉文元——广西桂平人。太平天国将领。太平天国十三年(1863年)追封祝王。
吉鸿昌——字世五。河南扶沟人。著名抗日将领。早年入伍,在西北军冯玉祥部历任旅长、师长、军长和宁夏省政府主席等职。民国19年(1930年)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中原大战后,任国民党第二路军副总指挥。民国20年(1931年)9月因反对蒋介石_内战和卖国投降政策,被蒋强令出国。1932年2月回国,同年加入中国___。1933年5月联合冯玉祥、方振武等在张家口组成察绥民众抗日同盟军,任同盟军第二军军长兼北路前敌总指挥。失败后, 在北平、天津等地从事抗日活动。1934年11月19日,在天津法租界国民饭店被捕。24日在北平(今北京)英勇就义。年39岁。
吉氏祠堂对联资料
吉(Jí)姓出自姞姓所改,姞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之一。得姓始祖:伯儵。远古黄帝有个裔孙叫伯儵,受封于南燕国(今河南省延津县东),赐姓姞。后来他的子孙省去女旁,遂成吉氏,世代相传姓吉。
凤毛仪世洛阳郡;
玉树生庭冯翊堂。
——全联典指吉姓的郡望和堂号。
士壮马腾斗志旺;
口圆心直激情增。
——此联为以鹤顶格嵌吉姓的“吉”字的析字联。
望重香山九老;
名传大历十才。
——上联典指唐代御尉卿吉旼,年八十八卒,名列九老会。下联典指唐代诗人吉中孚。大历间与卢纶等号“大历十才子”。官到户部侍郎。
大义灭亲除败类;
捐资办学教贫儿。
——全联典指察绥抗日同盟军领导人吉鸿昌事典。曾任国民党第二十一军军长和宁夏省政府主席等职。在抗日活动中英勇就义。1928年任国民军十九师师长时,回老家探亲,亲自枪决犯有严重杀人罪的侄儿吉星南;1917年,亲自捐资改庙为家乡(吕潭镇)贪困儿童兴办学校的事典。
附:
星槎画宗河阳派;
梦熊集成研经堂。
——佚名撰吉姓宗祠联。上联典指清代画家吉潮。下联典指清代通政使吉梦熊。
八代两乡贤,千秋俎豆;
一门三太史,黼黻文章。
——佚名撰江苏省丹阳市城区三板桥吉氏祠堂联。
齿德俱尊,望重香山九老;
吟哦独善,名传大历十才。
——佚名撰吉姓宗祠联。上联典指唐代御尉卿吉旼。下联典指唐代诗人吉中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777 2083#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百家姓中家姓和封姓的来源
下一篇:百家姓中於姓和惠姓的来源